阅读历史 |

第123章 拒敌于外(1 / 2)

加入书签

不过既然知道了对方的盘算,崔师古反而没有那么焦虑了。

毕竟岛上也有千余精兵,几门炮,只要做好准备,灭掉这群叛军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的问题主要是岛上从现代来的坛坛罐罐太多,如何保护这些东西,还有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第一批产业工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事不宜迟,崔师古和刘川和张岳通了电台,对方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吓了一大跳。

“我靠!让王风领兵赶紧回来,先下手为强,干掉他们!”

“别啊!你去打东星区?这帮人逼急了可是真敢把那群妇孺全部屠掉的,那些人对我们其实很有用的。”

“问题是我们赶回去也来不及啊!从临淄过去至少五天。”

电台那头的张岳对古代的交通无比郁闷。

“我说,张大仙,老崔,你们也别着急。”

刘川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淡定了下来。

“咱们不是还有一个领兵之人么?”

“谁?”

“靠!我说大仙亏你还是收集控,怎么连云哥都不记得了!”

“赵云!云哥!他哥在黄县还给你打工呢!”

“我靠!真的!我差点忘记我们有云哥了!我也是脑子进水……”

“我天,我也忘了!”

崔师古仿佛虚脱了一般,他像个孩子似的大笑起来,用手敲着自己的额头。

“这么厉害的一尊神仍在营地里不用,我也真是傻缺到了极点了!”

赵云这会统带着几百骑兵,因为天门港场地太小,于是张岳索性就让他们驻扎在黄县的兵营附近,这样赵云兄弟也可以常见面。

对方两千人算个毛线,我们家可是赵云啊!

人家以(dang)后(nian)在长坂坡,可是八十万大军里七进七出的主!

崔师古顿时觉得安全感爆棚,这一态度的翻转,令张宁十分诧异。

“我在黄县有电台的,赵风也会用,我直接给你们呼他好了。”

“另外,我觉得咱们的家底摆在这,这几百骑兵不容易,就别用了,让云哥找蔡太守借点兵,不行请刘政一起来也行,反正这剿匪的功劳他拿着有用。”

张岳在那头打起了如意算盘,不过大家都默认了。

骑兵可金贵着呢,一人双马配置的骑兵队,这可是先知们在视频中引以为豪的资本。

要知道,在现代位面的视频弹幕里,众多军迷网友为这支骑兵将来是发展为具装骑兵还是轻骑兵争论不休。

几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对于崔师古的担心,大家也深有同感,于是,先知们迅速达成了一致。

一方面这件事情要保密处理,让对方主动上门。而另一方面,需要拒敌于外,家里的坛坛罐罐不能打破了。

“不如就把战场放在城门那边吧,反正如果要从东星过来,必须经过城门内侧。”

“晚上能瞄准吗?”

“乱军发动进攻的时候肯定有火把,瞄着打就行了,大差不差的。”

刘川想了想,道。

“得了,老崔你还是等云哥回来,多听下他的意见吧。咱们这是打仗,还是得听有经验的人的,咱不能干微操移动机枪这种事儿。”

……

而时间也过得很快,转眼一天时间又过去。

虽然赵云自信的表情给了崔师古无比鼓励,但真到了大战来临之际,他依旧感觉到心脏在砰砰跳动。

仿佛回到了第一次在古代打仗,站在范规的车上捣鼓火炮时的场景。

“不紧张!不紧张!”

崔师古对自己说道。

他在临夜前,带领亲卫拿下了城楼驻守的炮兵,换上了亲信的炮兵。

经过一番审问,果然有两个炮兵收了一些钱财和粮食,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晚上将会发生什么事,但确实是有干活的工人刻意亲近他们,而且有意无意地询问操炮的技术。

“把这几个人拿下去!关禁闭!”

崔师古恨恨然,咬着牙道,想不到自诩为金手指的火炮,居然也有差点让人从内部攻破的时候。

“这个炮兵连所有人,全部撤下!回去进行深刻反思!人人过关才行!”

不过此时张宁也带领亲卫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几个有黄巾信众的工人据点,根据先前掌握的情况,抓了七八个人。

“太史通!你率太史家家丁把守东临市主营地,还有香山区的几个道口,不能放跑一个漏网之鱼!”

因为情况紧急,赵风安排快马把太史通也接了回来,赵云和太史通一外一内,再加上张宁,算是撑起了这场战斗的将领团。

“禀报先知,云已率军抵达预定地点!”

赵云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算是让崔师古的心神稍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