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9章:值班(1 / 3)

加入书签

胖头鱼彭应求窃笑,罚值班再罚不能看电影,苦惨了你,让你苦不堪言,还有苦说不出。

一听还有人要求不看电影来值班的,中队长郭志佳都不敢相信,说:”你让王珂来中队一下,我问问是不是你这个班长搞的鬼?“

”队长,我绝对没有,这王珂吧,压根没有艺术细胞,从来不喜欢看电影。“他说溜了嘴,没敢直接喊”王嗑巴“,却来了一个后缀词。

郭志佳挥挥手,此事非亲耳听到,都不可理喻。

李大队多次或明或暗,要求对王珂多关注,多帮助,郭志佳才对十一班渐渐上了心。

这一上心不要紧,他发现了十一班的班长彭应求,似乎真差了一把火。上次苹果事件是他汇报的,后来他被大队长骂是个混球;在食堂不顾影响打架,还关了禁闭,让十三中队好几天抬不起头。

”报告!“

”进来。“郭志佳给王珂回了一个礼,问道:”王珂,听说你不喜欢看电影,要求留下来值班,是真的吗?“

”是的,队长。我想利用值班的时间看看书。“

”看电影也是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要注意劳逸结合啊。“

”报告队长,看书也是陶冶情操,给自己充电来的更快。“

”好吧,好吧,你自定。“

”是!队长那我们说好了,今后所有电影我都不看,请批准我留下来值班。“

”啊,你是说,你在干训队期间,所有的电影都不看了,都留下来值班?“

”是的。“

郭志佳陷入了短暂沉思,这还是他入伍十多年来,遇到的第一个”怪兵“。

”请队长批准!“

”唔,你先回去,今天你先留下,以后再说。“

”是!“

看着王珂离去,郭志佳倒有点好奇了,不是不信任,难道还真有这样的兵,宁愿浪费一场电影,也不愿浪费看书的时间?他觉得有必要抽点时间搞个”突然袭击“,看看这个王珂是不是在看书?又看的是什么样的书?千万不能灯下黑,留下一个值班的,再干点违法违纪的事,日后追究下来可不好交代。

十一月的冀省,天亮的迟,黑的却早。

六点不到,天就黑了。

部队的集合哨一响,各班集合,十三中队列三队,喊着口号去看电影了。

王珂身扎腰带,立正站在屋头。等到队伍看不见了,他围着三排宿舍转了一圈,立刻搬着一个方凳,从包里拿出那本在军区大院86号楼买的、李德哈特的那本《战略论》,带着笔和笔记本,来到走廊的灯下,坐在那里就开始读起来。

干训队的值班,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门口有岗哨,各中队有值班员。路灯下,连只猫走过都能被看见,可是部队就是这习惯,不怕偷不怕抢,就怕值班没有岗。

李德哈特的那本《战略论》写的太好了,不愧是西方战史研究中享有的崇高地位,这位“军事理论教皇”,通过以深厚的军事理论和战史研究功底,通过分析世界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30场战争、280多次战役,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

什么是间接路线?王珂打开序,读了这一段,立刻陷入了深思。

如果仅仅字面上理解,间接路线就是尽量减少战斗行动,避免正面强攻,使用各种手段,出奇不意地震憾敌人,然后再行进攻。

但深度思考,战略家的高明即在于着眼于先发制人,真正的战争应早在军事行动开始前就已进行。这大概就是间接路线!如果是,那么最常见的路线就应该是“心理谋略”、“迂回谋略”、“周旋谋略”、“韬晦谋略”等等。

王珂拧开钢笔,把自己的思考写了在扉页上,然后又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之路,就是为达到战略目的,而行的最短之径。“迂回谋略”即是“间接路线”,正如《孙子兵法》的《军争篇》所言:以迂为直。

“间接路线”谋略贵在深谋远虑,尤以“韬晦谋略”最为人所乐道,这不仅是“迂回谋略”的本质,也揭示了间接路线的本质。

“间接路线”谋略还贵在出奇制胜,有奇就有正,正是传统,奇是偏门。正确处理“正”与“奇”的关系,又如《孙子兵法》的《势篇》所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奇”与“正”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奇”来自“正”,无“正”就难以用“奇”;善出“奇”者不拘泥常法,但最终脱离不了“正”。

写这下这段书评和笔记,王珂满意地拧上笔帽,伸了一个懒腰,这就是学习的力量!

不读书哪里会想到这么多,不读精典永远都是平庸之徒。

积极的思维方式,改变的不光是我们的轨迹,还有我们的生存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