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章 确实不同(1 / 2)

加入书签

“陛下,臣有要事禀告。”

“此事重大,故而不敢在群臣面前言语。”

裴秀低声说道。

曹髦好奇的问道:“是沙州的事情吗?你且直言。”

裴秀皱着眉头,严肃的说道:“好浮屠者越来越多,臣在调查龙会等人的时候,发现当地的君王们已全部归浮屠,他们皆养着僧侣,逼迫自己的百姓们向僧侣提供钱财”

“同时耗费大量的民力去修建佛塔,将大片耕地赏赐给僧侣寺庙,还将百姓们送给他们作奴仆”

“不只是沙州,当今如凉,雍,梁,乃至益等地,都出现了不少的僧侣,中原各地大族,更是常常邀请僧侣前来家中,好他们的经学”

曹髦听着裴秀的讲述,眼里却没有半点的惊讶。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僧侣们是在前汉时就来到了中原的,经过了这多年的耕耘,当今势力愈发的庞大,当然,现在还不能说是庞大,只有在沙州那边比较庞大,在中原依旧还是劣势。

可在往后,他们的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甚至能引起北方皇帝的忌惮。

比如鼎鼎有名的“南北朝小作文爱好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这兄台就觉得佛门势力太大,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国力,一怒之下,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

结果就是天子一怒,血流成河直到他儿子上位,颁布了复佛法诏,佛门方才得以继续延续。

至于在南边嘛,萧菩萨几次投身沙门,官员们还得花重金将他给捞出来,倒是延续了西晋以来的魔幻之风,不愧是我大晋正统。

就连陈霸先都要干这样的事情,致敬一下传统。

但是,就单论如今,曹髦并不觉得佛门能给大魏带来什么危害发展个百余年,或许还有可能。

不过,沙州那边疯狂的浪费民力耗费钱财,倒是该禁一禁了。

曹髦此刻当即就有了不少的想法。

如祭祀这类的事情,也可以列入律法之中,违背者处置就好。

难得裴秀第一次这么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曹髦听的很是认真。

直到裴秀说完,曹髦这才笑着说道:“裴卿所言有理啊!”

“这件事,确实不能轻视,朕这就责令刘颂前往处置!”

曹髦随即又赏赐给裴秀两件华服,令人将他送了出去。

等到这里只剩下了曹髦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的心里都依旧是美滋滋的。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自己似乎是终于成功将大魏从泥潭之中拽了出来。

曹髦心情不错,连带着在教导曹温的时候,也没有过去那般的严肃。

曹温毕恭毕敬的坐在父亲的面前,当今他正在学习《史记》。

让曹髦欣慰的是,自家这竖子对历史展现出了极为浓郁的兴趣。

曹髦觉得这很好,降低了很多的风险。

“温啊,再过段时日,大司马就要来了,到时候,朕准备让大司马来教你他可就不会像我这般温和了,你得多用功,他可是会考校你的!”

曹温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我能带上良嘛?”

“你带上他作甚?!”

“良也很喜欢学习,我每次从阿父这里出来,都去找他讲学,他听的很是认真”

曹髦哭笑不得。

他小儿子才一岁几个月啊,连话都不会说,还听你讲学??

曹温是甘露元年所生的,今年即将六岁。

当初确实没有取错名字,曹温为人温和,虽然还年幼,却不像其他孩子那般还折腾,明明是最爱闹的年纪,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与沉稳。

他对父母都很孝顺,听话,对弟弟也很关爱。

在皇宫里与诸多近臣侍卫们相处的也很好,对那些人也是礼貌周全。

这個太子虽然还没有长大,名声却已经是被打出去了。

知道太子的人都说,这定然会是个宽厚仁义之君。

他的名声在外很大,曹髦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名声太差,导致大家对太子的期待感拉满。

不过,名声好点也无碍,往后太子身边定然是不会缺乏簇拥和支持者的。

但是吧,这些所谓的支持者,曹髦还是要略微在意的,不然很容易就被这些人给带歪。

如今,在曹髦的治下,这些人几乎没有了翻盘的可能,他们唯一所能翻盘的点,就是在太子身边下手,将太子变成他们的人。

因此曹髦到现在都是亲自来教导曹温。

这下毌丘俭返回庙堂,倒是可以暂时让他来教了。

曹髦今日心情还算是不错,在讲完学之后,当即就领着曹温前往后宫。

这段时日里,皇后不太好带孩子。

因为皇后第二次有了身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