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5章隐秘(1 / 2)

加入书签

马车虽好,却快不起来。

在车里摇摇晃晃了半个时辰,丹娘才瞧见自家府邸的大门。出门一趟,又听了好些不中听的话,这会子她的心情也称不上好。

刚巧,青姨娘过来请安拜见,还送了自己亲手做的两碟子糕饼。

到底是从前跟在贵妃身边的人,是有点子能耐的,这两碟糕饼确实做得小巧玲珑,香气扑鼻,瞧着让人爱。

丹娘夸了几句,青姨娘羞涩道:“有件事想烦请夫人通融,我前些日子得了消息,联系上了老家的哥嫂,原以为这辈子也见不到了,不成想他们居然过得也还算不错……”

这件事其实丹娘都知晓。

青姨娘有了个亲戚往来,对丹娘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如今府里统共就这么一位姨娘,而且还是名不副实的那种。

青姨娘如此年轻,眼下不着急就罢了,往后若是有了旁的什么念头也属于人之常情。

这下多了个亲戚常来常往的,反倒能安抚青姨娘的心。

丹娘早就想好了,待过两年,看青姨娘自己的意思。

若是她想要成家,想要有自己的孩子,那就由丹娘出面与沈寒天商议,给青姨娘一个正经身份,叫她另嫁他人为正头娘子,到时候嫁妆银钱什么的,丹娘必不会亏待了她。

若是青姨娘不愿成家,只想着守着府里过日子,那丹娘就保她一世富贵平安,安稳度日便罢了。

是以,青姨娘哥嫂来信这件事她心知肚明,完全就是

默许的。

这会子青姨娘开口,她一听就晓得是什么事。

见坐在下方的年轻女子面露羞赧,知她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丹娘便开口:“若是想来见见也无妨,你只要与你哥嫂约定好了日子,回头报我一声就是了。”

青姨娘又惊又喜:“多谢夫人。”

“不必。”丹娘摆摆手轻笑。

青姨娘欢喜不已,忙不迭地行了个礼回自己院内去了。

屋内又只剩下丹娘一人。

她揉着眉心,反复思索着今日顺令县主的话。

还以为当初宋家的那一桩官司已经尘埃落定,没成想这里头还有别的故事。

这就难办了。

沉思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她起身直奔照春辉。

见了老太太,她屏退左右,如从前那般坐在老人家的身边,双眸沉沉。

将今日顺令县主的话和盘托出后,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这位老人,问道:“祖母,当年的事情您肯定知晓得更多,还有宋府火灾一事……那些个黑衣人到底是为何而来,这些孙女不信您不知晓。”

老太太眼皮微动,胸口起伏得更频繁了。

丹娘又追问:“如今孙女已不像是在云州那般,咱们一家子都来了圣京,皇城脚下,天子门前,又如何能独善其身?若是对当年的事情一无所知……真要出事了,那只能被动地挨打。祖母!!我晓得你是不愿与孙女说这些的,原是怕孙女年幼当不起,可如今呢……”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屋内

烛火燃燃,几只灯盏罩着那一点点明亮的蜡烛,硬生生照亮了祖孙俩所在的榻上。

那光线一点点倾泻,扑撒在她们身上。

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却就这样消失在了那一片夜色的昏暗中。

久久无言,丹娘也不急着催促。

她低下头无意识地搓着自己的衣角。

老太太凝视着眼前的小孙女。

几年前在云州的一幕幕,仿佛往事重现。

不知不觉中,当初那个自己一心想要维护的小丫头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她或许也可以与她说说了……

老太太又深吸一口气,从鼻息中深深叹了叹:“并非不告诉你,而是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启齿,这里头根本没什么所谓的军国大事,只是牵扯到一桩……丑事罢了。”

丹娘抬眼,眸光亮如星辰。

她还是没有追问,等着老太太自己打开话匣子。

老太太回忆了一会儿,半讥半笑着说起了那一段往事。

这里头也包含了先前宋恪松与那外室女子的一段私情,听得丹娘是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说什么才好。

“当年你父亲被冤入狱,全家蒙难,那个引咎自尽的佩君小姐一命呜呼,就算我们想找她对质也没了机会。”

老太太嘲弄地摇摇头,“旁人或许不知晓,但我是清楚的,闹得这么大,最后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无非是觉得宋家根基尚在,闹得难看了不好收场,真要逼急了,文人清流之间的流言蜚语就够他们喝

一壶了,即便是圣上,也不得不出面平衡。”

“要说这丑事嘛……其实也算不得,不过是那琼妃娘娘入宫之前还有一段婚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