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1章还是独生子女好啊(1 / 2)

加入书签

慧娘的手紧紧扣住她的,冰凉至极,却又比想象中更有力气,就像是落水之人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说什么都不愿放。

但见慧娘泪光盈盈,都是要哭的模样了,丹娘也一阵于心不忍。

这世道,归根结底对女子还是残酷了许多。

丹娘还没开口,一旁的婆子就急了:“我的好奶奶,您可不能哭啊,这月子里落泪仔细落下病根来,往后可不好调理。”

正说着,又是上帕子又是抬枕头的,总算让慧娘分神一二,反而哭不出来了。

丹娘道:“你身边的人都这般稳妥,你也尽可放心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往后你的好日子还多着呢,切莫忧心,将身子养好了才是正经。”

慧娘频频点头:“若非有你,我这一遭指不定如何了……若是我没了,我这孩子保了下来,往后还要请你多多照拂多多担待。”

这话很不吉利。

听着像是在交代遗言。

丹娘心头突突狂跳,一阵不安。

她忙按住了慧娘的话头,宽慰笑道:“你瞧瞧你又乱说话了不是,你这刚刚生完了孩子,身子虚着呢,说话又费精神,快别说了,赶紧的把汤药喝了睡一睡,再好好将养着。”

慧娘倒是很听她的话,点点头没有再开口。

丹娘瞧着她喝了汤药,又用了一些滋补的药膳,这才缓缓离开。

丫鬟们收拾着,屋子里早已没了血腥气。

但丹娘还是忧心忡忡,总有些化解不开的惆怅。

她转身命人请了太医过来,又加了两道红丰,里头足足有五十两封银,恳请他们再多留一晚上,今夜就别走了。

原先柳夫人还颇有微词。

她觉着儿媳已经平安生产,母子平安,就不需再留着太医了,传出去反倒是不好听。

可丹娘却很坚持。

“柳家伯母固然想得周到,只是我也是妇道人家,又是四姐姐的亲妹子,如今我娘家太太与长姐俱不在,只有我一人撑着,心中难免不安。都说柳家伯母是最宽厚仁善之人,必然能体谅我这分心思,只管留一晚上还好?”

她这话说得绵软,却带着一抹不容人抗拒的坚定。

柳夫人还未开口,一旁的柳承易便拱手道:“多谢小姨费心了,这便让下人们收拾出两间厢房来给大人们落脚安置。”

丹娘顺水推舟笑道:“好说。”

事已至此,柳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横竖人家红封都给了,且又不是从柳家的公中出的钱,她有什么好阻拦的,方才那么说,不过是不想看慧娘那丫头太娇宠着。

谁家夫人奶奶不生孩子的,若是都这般被娘家惯着,有娘家撑腰,那她这婆母岂不是被拿捏住了?

再想想原先慧娘的那些举动,也难怪柳夫人对这位儿媳妇喜欢不起来了。

安置好太医后,丹娘才回了府。

谁料睡到了半夜,南歌急匆匆地过来报:“夫人,夫人!!柳家那头四姑奶奶出事了!太医派了人来问,说白日里

那样的老参还有没有?拿来救命的!”

丹娘正睡得迷迷糊糊,冷不丁被这一声吓醒了。

刚要猛地下床,她又被一只大手拦住。

是沈寒天。

“莫慌,我去命人开库房,你略略收拾了再说。”

“好。”丹娘冷静下来。

夫妻二人匆匆打点好便命人将药材快马加鞭送去柳府。

折腾了好一阵子,丹娘再无睡意,与沈寒天一道躺在床上,心头惴惴难安。

果然,白日里的不安是有预警的。

谁说孩子平安生下了,母体也就跟着平安的?

方才来讨药的小厮慌成一团,语无伦次地说了个大概。

大约就是慧娘生产时凶险,虽一时母子平安,但却伤及了身子,虚弱不堪。半夜时分,竟然出血不止,若不是慧娘身边的婆子敏锐,察觉到不对劲,要不然就趁着那会儿慧娘已经昏迷的功夫,怕是到了早上人都凉了。

听到这儿,丹娘心头一紧。

果真凶险。

这时代女人生孩子,无异于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这么想想,原先她生产得那么顺利,真的是老天保佑。

她木木地盯着上头的床幔,嘴里嘟囔着:“独生子女也不错啊……哎……”

“你说什么?”沈寒天没听清。

“没什么。”

这话要是说出来,可比一生一世一双人要来得惊世骇俗多了。

别说士大夫了,就连平民百姓,谁不喜欢自家多子多福。

若非特例,谁也不愿子嗣凋零,膝下只有一女。

就这样昏昏沉沉

睡到天亮,她还与沈寒天一道起身,又一起用了早饭。大约是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