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0章沈夫人病倒(1 / 2)

加入书签

大约是失了孩子,郑氏伤心过度,总是恹恹的,提不起劲。

丹娘知道,这是心病。

她本来就不是大夫,更看不了这心头的毛病。

只略坐了坐,见郑氏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她也就预备着告辞离开。刚起身,郑氏却又喘着气道:“姑奶奶请留步……”

丹娘回眸。

郑氏在身边丫鬟的服侍下,勉强坐了起来:“姑奶奶来瞧我这一片心意,我晓得的……只是我这身子太弱了些,怕是不中用了。”

丹娘:“你还这么年轻,哪里说不中用就不中用了。”

“姑奶奶命好,顺顺利利生下了孩儿,即便是个女儿,那也是一辈子的牵挂。我却比不得的……可怜我的孩子,才月余不到就这么没了。”

郑氏说着,又默默垂泪。

不过顷刻间,那泪痕满面,帕子都湿透了。

丹娘张了张口:“若你一直这般软弱,即便孩子生下来,你也是护不住的。”

郑氏吃了一惊,惊愕地抬眼看着她。

她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道:“凡事都讲究缘分二字,如今看来只是这孩子与你没缘分,可你怎知往后没有孩子会与你有缘呢?你如此年轻,只因失了个孩子就这般要死要活,往后事情多着呢,你要如何应对?”

一声长叹后,她缓缓道,“女子在这世道本就艰难,能投身在官宦人家,已属幸运,五嫂嫂为人磊落爽快,还望你早日解开心结,莫要辜负了自己的大好时光

。”

言尽于此,别的她也不能说太多。

在郑氏惊讶的目光中,她福了福,就此离去。

宋恪松说是留丹娘下来用饭,其实他本人是不在家里的,宋府里也就赵氏和五嫂嫂在,结果这两个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病号,跟两个病号一起用饭,丹娘怕自己吃得消化不良,干脆就找了个理由辞别赵氏。

为了让赵氏面子上过得去,她又开口要了些个不怎么值钱的东西,什么娘家惯会做的牛乳酥饼啦,豆沙糖包啦之类的,统统拿上。这些个东西又不费钱,又显得亲密,赵氏乐意至极。

大约是觉得丹娘这次表现不错,她甚至还开了库房,又寻了好些个礼物叫丹娘带上,说是给老太太的孝敬。

狠狠演了一出母慈媳孝后,丹娘总算坐着马车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坐在车里,她揉着笑到发酸的脸颊,一阵无奈。

尔雅试探:“夫人,您说……这五奶奶能把您的话听进去么?”

“是呀,夫人,那五奶奶的脸色瞧着实在是吓人。”新芽也凑了一句。

两个丫鬟直勾勾地盯着她,只盼着丹娘能给个准话。

丹娘尝了一口枫露茶,笑了笑:“这……我哪里说得准,一切都要看我那五嫂嫂的悟性了,真要是不想过了,谁劝也没用。”

她言尽于此。

府里、庄子上都是一大摊子事,她真的没那么多闲工夫管这些,况且真要安抚那郑氏,就光凭着她今日回娘家待的这点子功

夫哪里够?她可是出嫁女,哪有出嫁的闺女整天往娘家跑的道理,就算沈寒天会同意,怕是自家那位骨子里老封建的爹爹也不乐意呢。

这几日奔波狠了,丹娘打定主意,至少十日的功夫哪儿都不去,一定要在家里好好歇着。

人算不如天算,天气热乎了起来,府中的一应瓜果菜蔬俱已成熟,大约是适应了圣京的气候,这一年的出产竟要比往年好得多,细算起来差不多翻了倍。

这么一来,府中上下一团喜气,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

丹娘自然也是闲不下来。

吴大娘子是个乖觉的,早早就算到了这一茬,在成熟前两日入京,提前来拜访丹娘。

与吴大娘子打交道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双方都很熟稔,坐下来聊了两句便彼此肚里清楚,两张单子一结,很快府里多出来的瓜果菜蔬便成了吴大娘子商行里的热销货。

丹娘呢也收了一堆好物件,什么古董摆件、名师字画等等,足足放了大半张桌子。

待沈寒天回来一瞧,也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是《春山花鸟图》,没想到张大人倒是深藏不露,竟然还藏了这般多的好东西。拿这些换了什么?”他又瞅了一眼单子。

当瞧见上头写着,换了十个西瓜并各色菜蔬二十斤后,他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丹娘乐得开心,压根没留意到男人复杂的神色。

她搓着手,美滋滋道:“这些个宝贝你挑一挑,若是有好的

,咱们就留下入了库房,待以后能用上了再拿出来,或是给你闺女往后添妆也成。”

她越说越开心,已经忍不住畅想未来了。

大约是说得太起劲儿,惹得沈寒天频频侧目,哭笑不得地看着她:“玉姐儿才多大,你这么早就盘算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